全球報道:【最美有郴州——“郴”字說郴州】古城故事多

“郴”,一個獨特字,一座綠蔭城,一串神奇事,一部歷史書。在漢字里面,“郴”字屬專用名詞,單表郴縣或郴州。

早在春秋中早期,楚成王(前671至前626)遵周天子“鎮(zhèn)爾南方夷越之亂,勿擾中國”的訓導,派大夫白善率兵南下,占領湘南,設蒼梧郡及郴縣,郴字即見諸于史籍,轄境包括今郴州、永州全境及邵陽、株洲、衡陽南部,粵北韶關、清遠北部,廣西桂林東部,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省級行政架構,郡治設郴縣。郴縣由此成為楚國的郡治(今省會)城市。


(資料圖)

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,仍設蒼梧郡,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??ぶ稳栽O在郴縣。秦末平定百粵后,將蒼梧郡人口大量遷徙兩廣地區(qū),故裁撤蒼梧郡,立長沙郡,郴縣歸屬長沙郡管轄,故《史記》有“長沙郴縣”的記載。秦亡,漢高祖于此設桂陽郡。而郴州之名,則最早出現(xiàn)于南北朝。南梁天監(jiān)初年(502),改郡為州。此后,為郡、為州、為軍、為府、為路、為監(jiān),一直是湘南區(qū)域中心,素稱楚南重鎮(zhèn)。

2700年前,郴州建城

楚成王時,楚國的勢力就遠達桂水(今名連江,又名洭水、湟水)。清嘉慶《郴州總志》載:楚白公善始來建城。說明楚成王占領湘南一帶,就于蒼梧郡治所在地郴縣建立了城池。由于地鄰百越,戰(zhàn)爭頻仍,勝負拉鋸,導致數(shù)百年間蒼梧政區(qū)幾度易主。戰(zhàn)國中期楚悼王時(前401至前381),“吳起南征,遂有洞庭、蒼梧。”此后,以郴縣為核心的湘南(含粵北連州、樂昌;廣西全州、灌陽等地)廣大區(qū)域,就為楚國牢牢掌控,與中原文化融為一體。

楚國、秦朝時期的桂陽縣,在今廣東連州市,亦為蒼梧郡所轄縣。該縣北枕桂陽山,南臨桂水(今連江),山之南、水之北謂陽,桂陽之名由此而來。由于桂陽縣地處楚國邊陲,扼五嶺要津,戰(zhàn)略位置十分重要,楚國歷來在此駐有重兵,直至秦漢時期也是如此。漢武帝收復南越國時,伏波將軍路博德“出桂陽、下湟水”,即指此地。

里耶秦簡記載:“(秦始皇)廿四年,蒼梧為郡九歲?!庇钟小吧n梧郴縣有菌、木”的記載,說明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的前一年,即設置了蒼梧郡,郴縣屬于蒼梧郡管轄。按史籍記事通則,郴縣是貢品菌、木的集散地,也即表明郴縣是蒼梧郡的郡治所在地。存于安徽省博物館的國家一級文物“鄂君啟節(jié)”,上面記載楚囯后勤運輸船隊,南面到達最遠的城市,就是郴縣。若從楚公白善“始來筑城”算起,郴州建城的歷史,就遠在2700年前。

義帝都郴,劉邦祭奠

湖南有3座帝陵,株洲炎帝陵、永州舜帝陵祭奠的是傳說中的人物。在郴州市城區(qū),有一座義帝陵,祭奠的是真實的歷史人物。秦末,陳勝、吳廣“篝火狐鳴,魚腹藏書”,揭竿而起,各地義軍風起云涌。為統(tǒng)一滅秦大業(yè),諸侯于薛縣(今山東滕州)會盟,共同推舉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義帝。滅秦之后,項羽挾兵自重,獨攬大權,以“古之帝者,必居上游”為名,逼迫義帝從彭城(今徐州)徙都郴縣,郴縣成為楚國最后的國都。公元前205年冬十月,在項羽的授意下,英布率軍將義帝弒于郴城窮泉。郴州百姓憐惜義帝,將其葬于城西南后山。漢王劉邦聞訊,“袒而大哭,縞素三軍”,“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”,聯(lián)合各路諸侯,開啟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楚漢相爭歷史大戲。

劉邦苦戰(zhàn)6年,最終兵圍垓下,逼迫項羽自刎烏江,奠定400年漢家天下。劉邦尊崇義帝,高舉義帝之旗,得到天下?lián)泶鳎谡紊先〉弥鲃?,?zhàn)略上取得優(yōu)勢,盡管兵微勢弱,卻屢敗屢戰(zhàn),最終取得完勝。公元前205年,劉邦為義帝建陵祭奠,特遣丞相安國侯王陵、大將絳侯周勃、舞陽侯樊噲親臨郴縣主持祭祀大典,充分體現(xiàn)了劉邦作為一代杰出政治家所具有的雄才大略和敏睿智慧。義帝陵現(xiàn)為國保單位。

古井藏珍,晉簡存史

新中國成立后,為配合城市建設,文物部門在郴州市中心城區(qū)周邊的山坡上,發(fā)掘了近千座春秋戰(zhàn)國、秦漢至六朝古墓,出土了許多精美的青銅器、玉石器、陶瓷器。特別是2004年,原郴州市美術廠家屬區(qū)由房地產商開發(fā)“龍門世家”住宅小區(qū),挖地基時挖出14口古井,在對其中兩口古井的考古發(fā)掘中,出土了216枚三國吳牘和825枚西晉簡牘,引起了我國考古界的高度重視,各大媒體競相報道。

簡牘是我國古代文字記載的主要載體,竹為簡,木為牘,郴州發(fā)現(xiàn)的這批木牘,使我國簡牘發(fā)現(xiàn)的地點,從北緯28.12°向南面推進了230公里。也就是說,郴州是目前我國集中發(fā)現(xiàn)簡牘最南邊的地方。

由于西晉王祚短促,戰(zhàn)亂頻仍,導致其歷史資料十分稀缺。在郴州晉簡出土之前,全國僅存西晉簡牘13枚,且皆為墓中隨葬品,大都反映祭祀內容,研究價值有限。而郴州這批西晉簡牘,全系地方官府檔案,史料價值極大。

郴州版圖,三國奠定

劉邦一統(tǒng)天下后,析長沙郡南部設桂陽郡,北面分封異姓諸侯王吳芮為長沙國。桂陽郡最初管轄的范圍,與古蒼梧郡相當,大致為今郴州、永州全部,邵陽大部,衡陽、株洲、廣東韶關、清遠北部、廣西桂林東部,轄20余縣,南北東西均達千里。

吳姓長沙國傳位五代,歷時46年,于漢文帝后元七年(前157),以王吳著無嗣而國除。是年文帝崩,景帝登基。越兩年,漢景帝封唐姬之子劉發(fā)為長沙國王,是為劉姓長沙國之始。

現(xiàn)有古籍資料表明,西漢時期,桂陽郡與長沙國同時存在,而且桂陽郡直屬中央管轄。由于與南越國交界,擦槍走火之事不斷,因此朝廷賦予了桂陽郡便宜行事的大權??な毓倬尤?,集軍政大權于一身,掌握著一支數(shù)萬人的郡兵,朝廷經常調遣桂陽郡兵參與軍事行動。《后漢書》中記錄循吏僅12名,而桂陽太守衛(wèi)颯、許荊赫然在列。

到三國時期,孫吳控制東南。孫皓即位,改元甘露(265),將桂陽郡一分為二,南邊粵北劃出,設始興郡,北邊仍稱桂陽郡,即郴州的大致框架。1988年省政府公布郴州城區(qū)為首批歷史文化名城。

(原郴州市文物處主任、文史專家劉專可研究,李秉鈞 劉濤 整理)

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立刻刪除。
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:886 2395@qq.com

相關文章

你可能會喜歡

最近更新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