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有銀行進軍“校園貸”能否終結“裸條”亂象
近日,國有銀行進軍“校園貸”的新聞接連被報道,“正規(guī)軍”“開正門”“逆勢殺入”等字眼,與負面消息纏身的“校園貸”一同出現(xiàn)在新聞標題中,再次引起輿論場的廣泛熱議。

  時隔8年,對于國有銀行重返校園,選擇正視大學生群體的資金需求,拿起“校園貸”這個燙手的山芋,網(wǎng)絡輿論場的討論聲較為熱烈。這一被專業(yè)人士稱為“堵歪門開正道”之舉,能否終結校園貸的種種亂象?

  整治“校園貸”在疏不在堵

  在中國銀行、建設銀行率先成為進入“校園貸”的“正規(guī)軍”后,招商銀行也在5月初表示,已做好重返校園的準備。隨著國有銀行挑起“校園貸”大梁的節(jié)奏不斷加快,不少在校大學生及業(yè)內(nèi)人士,對其表現(xiàn)出了較大的期待。

  中國傳媒大學的小蒙對中國青年報·中青在線記者說:“利用國家的規(guī)范進行監(jiān)管,更有利于有需求的學生進行有保障的借貸,并且國有銀行提供的借貸,利息低,風險相對低。我認為,‘校園貸’業(yè)務在于疏解而不在于堵,這種及時地介入可以理解為一種積極的管理方法。”

 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發(fā)文表示,兩行“校園貸”產(chǎn)品面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(xiàn)實意義:一方面,可消除大學生們落入網(wǎng)貸高利貸、裸貸等陷阱的后顧之憂;同時,貸款由大學與銀行機構共同審核,可提高“校園貸”的針對性和有效性,避免學生盲目借貸追求高消費,使大學生“校園貸”始終保持理性行為,避免償債危機和金融風險。另一方面,國有銀行“校園貸”產(chǎn)品充分履行社會責任、誠實無欺,有國家信用作后盾,審批管理規(guī)范,控制風險手段較強,對學生信息保護有力,有利于凈化“校園貸”市場。

  超六成受訪學生表示不碰“校園貸”

  中國青年報·中青在線記者隨機采訪了來自不同地區(qū)、不同學校的48名在校大學生,其中也有飽受不良“校園貸”之痛的當事人。學生們均表示,學校曾多次通過召開大會、發(fā)資料、播放視頻等方式,在學校內(nèi)部進行宣傳教育,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及辨別不良“校園貸”。

  哈爾濱師范大學大三學生阿南對中國青年報·中青在線記者介紹:“我們學校安排了各院進行‘校園貸’安全教育,并在校內(nèi)的校園公眾號進行了推送。”

  淮海工學院大一學生李銘則說:“我們老師在班上給大家講過貸款利滾利還不起的后果。”

  面對國有銀行進軍“校園貸”的消息,這48名大學生中,超六成的受訪學生表示,不會觸碰“校園貸”業(yè)務。“作為沒有固定收入的學生,還是要遠離‘校園貸’”。

  銀行:不圖高利息收入 重在履行社會責任

  建行廣東省分行個人金融部副總經(jīng)理王磊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助力青年學生成長是他們建立校園金融平臺的核心思想,而校園貸則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服務產(chǎn)品。“銀行其實不會依仗這項業(yè)務賺取大量利息收入,更多的是為了履行社會責任和助力學生成長”。

  面對輿論場對“校園貸”業(yè)務提出應該完全扼殺的看法,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則認為,首先應該正視學生群體日益增長的消費信貸需求,此外更要注重學生的財商教育。

  據(jù)媒體報道,目前我國的在校大學生也已超過3700萬人。2016年,我國的大學生消費市場規(guī)模已達4524億元。當學生的超高消費壓力為其帶來安全隱患時,學校和政府自然不能坐視不管。堵歪門開正道,是在資金提供方面為學生提供的一層保護屏障,但僅靠這一方式依舊屬于“孤軍奮戰(zhàn)”。

  高校教師建議:設立四級校園貸管理機制

  針對大學生借貸消費行為進行深入采訪時,中國青年報·中青在線記者了解到,不少學生將借貸來的錢用于談戀愛、玩游戲、購買較貴重的物品等,僅有少數(shù)學生表示接觸不良“校園貸”的原因是為了創(chuàng)業(yè)資金周轉(zhuǎn)。

  多數(shù)同學表示,由于害怕父母指責自己亂消費、高消費,或礙于面子不好意思再向父母要錢。而兼職掙錢不僅來錢慢,也較辛苦,于是選擇了不良“校園貸”。

  在畏懼“校園貸”的情況下,學生們又會向哪些渠道尋求資金?“還是會選擇尋求父母的幫助。”大一學生小濤回答道。其實,當初“校園貸”業(yè)務的產(chǎn)生,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抓住了不少學生不愿向父母尋求資金幫助的心理。

  淮海工學院土木與港海工程學院輔導員卞輝對中國青年報·中青在線記者說:“僅僅依靠學生自己去認清校園貸、正確選用校園貸還是比較困難的。所以,需要我們高校廣泛宣傳,正確引導,最好能以高校的身份來把正規(guī)校園貸規(guī)范化、制度化,從高校這一口徑來幫助學生選擇和辦理校園貸,同時,為了厘清其中的多種責任關系,高校還要及時與家長聯(lián)系,與銀行、家長、學生簽訂好相關的證明或協(xié)議,從而形成高校、銀行、家長、學生的四級校園貸管理機制,以保證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。”

  與此同時,培養(yǎng)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、消費觀和價值觀,不僅是幫助青年建立合理的消費觀念,也是敦促學生群體建立個人信用良好記錄的觀念。2009年,銀監(jiān)會發(fā)文叫停銀行向未滿18歲的學生發(fā)放信用卡,正是因為學生群體使用信用卡透支現(xiàn)象嚴重,家長群體成為還款主力軍而導致的。如果在政策規(guī)劃上忽視這一點,那么開源之良舉也會變成變相培養(yǎng)貸款不還的行為,在大學生離開校園步入社會后,面對可能會到來的房貸、車貸等,也很可能埋下“老賴”的種子。

關鍵詞: 銀行 校園
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立刻刪除。
新化月報網(wǎng)報料熱線:886 2395@qq.com

相關文章

你可能會喜歡

最近更新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