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降息潮來臨 怎么確保自己的錢不縮水?

保護公眾財富的最佳方法,是從全球降息潮中抽身出來,始終堅持穩(wěn)健貨幣,讓市場完成自發(fā)調整的周期。

據報道,2月7日,印度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。而早在1月31日,美聯(lián)儲召開2019年的第一次利率會議,美聯(lián)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(fā)布會上表示:“加息的理由有所減弱,我需要看到進一步加息的必要性。”輿論認為,美聯(lián)儲的這一輪加息之路已經終結。在中國,盡管央行沒有降息,但連續(xù)降準下,銀行利率已經實質性下降。比如,一些城市的房貸利率由原來上浮30%、20%改為上浮10%。

 

 

 

種種跡象表明,新一輪全球性的利率下降潮已經來臨,對于民眾來說,如何在這一輪大潮中保持資產不貶值,就成了一個大難題。

奧地利學派的商業(yè)循環(huán)理論認為,央行壓低名義利率,將會給企業(yè)發(fā)出信號,讓企業(yè)拉長投資結構,從而造成短暫的經濟繁榮,但真實經濟中并沒有儲蓄足夠的資本品來支持企業(yè)的投資計劃,企業(yè)會慢慢發(fā)現,資本品價格上漲,原來的投資計劃并不可行,于是,新的一輪經濟調整就會到來。

奧地利學派的這一理論,大致上勾勒了“繁榮-蕭條-調整-復蘇”的商業(yè)循環(huán)的面貌。如果每一個商業(yè)循環(huán)都得以完整完成的話,那就應該在貨幣寬松期買入周期產品,比如能源、礦產、有色金屬等,坐等泡沫的盛宴。當然,由于人們無法預測周期的準確時點,所以,投資仍然是一件困難的事。

這一輪的世界性寬松對投資者的挑戰(zhàn)更大。因為,各國總是沒有耐心等到市場自行調整,從而走完一個商業(yè)周期。寬松總是匆匆而來,周期越來越短。大約每兩三年,就會來一輪寬松。如此一來,經濟周期的風險不斷疊加,變得更加難以判斷。

大體而言,當利率下降,資產價格就會上漲,所以此時應該把現金變成資產。有很多投資者還會盡量擴大負債,因為寬松貨幣會幫他們攤薄債務,等于是幫他們還了一部分債。事實上,過去的十幾年,不少敢于負債買進房產的人,就得到了這一好處。這也使得很多人相信,貨幣寬松的總趨勢不會改變,所以,長期負債持有資產,一定能得到高回報。

但其實,這一策略很可能已經不適應新的經濟形勢了。

因為,誰都不知道,下一次經濟調整會劇烈到什么程度。以前經濟增速在10%以上,而現在經濟增速6.6%,不同的經濟增速,調整的難易程度是有很大差別的。如果負債過高,很有可能無法撐過下一個調整期。

所以,新的降息潮下,在早期持有資產是對的,但是也應保持狐貍般的警惕,密切關注宏觀經濟的動向。

在復雜的宏觀經濟環(huán)境下投資,對于大部分人來說,無疑是有巨大難度的。人們常常陷入兩難:不投資,持有現金,辛苦錢會縮水;投資,風險又很大。此前的每一輪降息潮下,都有很多人把辛苦錢乃至養(yǎng)老錢投入到各種金融騙局中,很大的原因是,他們被迫投資保值,但又缺乏投資知識和渠道,所以容易虧掉老本。

保護公眾財富的最佳方法,是從全球降息潮中抽身出來,始終堅持穩(wěn)健貨幣,讓市場完成自發(fā)調整的周期。對于暫時的經濟困難,通過更多的改革來解決。只有良好的市場環(huán)境、不斷提高的生產效率,才能有公眾財富的不斷積累。

關鍵詞:
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立刻刪除。
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:886 2395@qq.com

相關文章

你可能會喜歡

最近更新

推薦閱讀